后吴村坐落在黄河北岸的起步区大桥街道,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桉》,历经巨变后后吴村焕然一新。
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后吴村的支部书记周金华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他记忆中最开始村子不到300人,整个村的占地面积小,户数也偏少,现在后吴村居民人口数量已接近700,户数也比原来翻了两倍。
从周金华书记那我们了解到,过去的后吴村盐碱地比较多,这就导致粮食收成很差。“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周书记这样形容过去村里的耕地,冬天地里白茫茫一片,都是析出的盐碱,“种什么都不长,一到夏天田里就一片水”,让村民们苦不堪言。66岁的村民王兆见从小就在后吴村长大,他形容当时村子里的食物放到现在可谓是“猪狗都不吃”,王兆见记得那时村里有一种用玉米核、豆子等粗粮加工成的糕点,对后吴村村民来说已是不可多得的“美味”。1964年出生的村民韩金山对此也感受颇深,他记忆中过去后吴村的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地瓜,由于生活水平低,人们最主要的食物也就是地瓜干,其难以下咽令韩金山至今都记忆犹新,“刚端上来我就开始掉泪,我咽不下去,真的没法吃”。
1984年,刚从新疆回来的周金华被村民们推选为支部书记,面对着贫瘠的土地和受苦的乡亲,周金华下定决心要对后吴村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如今的后吴村粮食产量连续攀升,小麦由最初的亩产150斤上涨到亩产1400—1500斤。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大大提高,村民王兆见说:“60年代就是纯靠人力,包括犁地、拉车、拉磨、推碾这类力气活都只能靠人工完成,青壮年劳力还要挖村里的排水沟、河沟”,经歷了从借牛耕地到家家有牛,再到机器普及的后吴村,如今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周金华书记告诉我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这些我们都有,清理河道之类的也全都是机器完成”。除了飞速发展的农业,村里还拿出160亩土地兴建起后吴村工业园,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5家左右,带动了整个后吴村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
村民韩金山感叹,小时候自己最盼望两件事,一是过年,二是村里有人结婚宴请,“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只有过年和参加酒席时才能改善伙食,每次去吃饭都觉得真香啊”。他还告诉我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冬天要穿棉裤,由于天气冷加上卫生条件不好,一条棉裤一穿就是整个冬天,最后两条裤腿都被磨得锃亮。现在的后吴村早就摆脱了这种窘迫、贫苦的日子,韩金山用“衣食无忧”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小时候盼着过年,可以穿好衣服、吃好东西,现在就无所谓了,平时的饮食和过年一样,新衣服也是想买就买。过去我结婚的时候才能骑上个自行车,现在基本家家都有轿车了”。
生在黄河边的后吴村村民们天生对就黄河有亲切之感,据韩金山回忆,自己小时候会在假期时去看黄河。晚上12点他同伙伴们从村子里出发,靠着双腿双脚徒步跑一整夜,天擦亮时刚好到达黄河岸边,那时的黄河还没有大桥,韩金山他们就买5分钱的船票去到对岸的济南城,玩够了再回家。村民王兆见还听说过有关黄河的不少神话传说,其中“黑水湾”的故事让他至今都铭记在心,“黑水湾也叫无底湾,是一个很深的大坑,传说它是黄河发大水时而呲出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条古老的“母亲河”如今正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眼前,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黄河之上不仅架起了大桥,黄河之下还开通了隧道,随着大桥街道对黄河流域的淤积河道疏通与环境集中治理,后吴村的村民们再也不必担心黄河断流或洪水侵扰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
移风易俗 共同治理开新篇
从1984年上任至今,周金华担任后吴村支部书记已有38年之久,这38年中最令周书记骄傲的事情之一,就是改变了村里红事白事铺张大办的风气,使村里的精神文明氛围焕然一新。过去,殡葬时抬棺的工人被称为“杠夫”,周书记告诉我们:“以前如果老人去世,有的人家是二十四抬大扛,这就需要48个人,还有十六抬的,需要32个人,这样算下来,光出殡就要五六十人,恨不得全村都来帮忙”。如此庞大的队伍从田地里经过,必然会对耕地里的作物造成一定的踩踏,主人还要赔偿耕地损失,老人去世年轻人要披麻戴孝,穿白大褂,这些都消耗了相当多物力财力,对本不富裕的后吴村村民来说可谓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周金华上任后,迅速开始了移风易俗工作,先是将丧葬方式从土葬改为了火葬,并且不再允许村民穿白大褂等传统服装,转而用更为简洁的袖章代替,在饮食方面也一切从简。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封建迷信思想的破除力度,让村民们有了更加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孝顺和哀思,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新时代的现代化之风吹进了后吴村的每个角落,也吹进了村民生活的所有维度。村民王兆见记得,在60年代后期后吴村才开始出现电影,“5、6岁时我第一次看电影”,看着屏幕中的火车从头上经过,手枪里的子弹飞向自己,年幼的王兆见甚至被吓哭了,由于平时的娱乐活动较为匮乏,“那时村里只要一放电影,全村老少都会聚在一起看,临近过年时有唱戏的来表演,我们也会每天都去看”。1975年,应召入伍的王兆见终于在部队上第一次看到了电视。现在的后吴村不仅家家都有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化设备的普及程度也相当高,这让王兆见不禁感慨:“娱乐活动和过去真的是不一样了”。
作为后吴村的村干部,周金华说:“民主,是我们支部的一贯作风”。后吴村通过举办主题党日等一系列活动,将村中各项事务的决定权交给党员和群众代表共同商讨,切实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我们支部绝对不搞一言堂,大事小事都要跟群众商量”周金华坚定地说。2020年,后吴村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村党组织,以基层党建网格化推进村级治理精细化,真正实现了“需求发现在网格、资源整合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
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后吴村将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在加强基础及文体设施建设、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和养老保险製度、提升绿化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效。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带头义务值班,群众积极响应,筑牢了后吴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群策群力、共治共享是后吴村始终坚持的治村理念,今后的后吴村将一如既往地将群众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