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卫视总台华东11月4日)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创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的有关情况。

(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栾风岩介绍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并强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省体育局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两大国家战略,协同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体卫融合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创新探索与实践
山东省体育局从工作机制、融合理念、服务模式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鹏)
机制创新,开辟体卫融合新格局。山东省体育局始终将完善工作机制作为基础保障,着力破除壁垒、凝聚合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机制,强化协同联动。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等部门紧密合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二是强支撑,汇聚智力资源。成立了省体卫融合发展研究会,并组建了一个由182名知名专家构成的智库,为体卫融合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三是定标准,规范服务供给。系统研制了面向不同人群的科学健身指南和运动干预技术标准,其中部分标准已在烟台等地的社区中心成功应用,为服务的规范化、普惠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服务创新,构建“双轮驱动”新范式。山东创新打造了“院内门诊+院外中心”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体卫融合服务场景的全面拓展。“医院之内”——推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试点成立山东省首家“儿童青少年运动健康指导门诊”,让孩子在就诊时不只能拿到药方,更能获得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将科学运动深度嵌入诊疗全流程。截至今年10月底,该门诊已为脊柱侧弯等重点问题提供运动干预3200余人次。“医院之外”——在潍坊爱优动挂牌山东省首家“儿童青少年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目前已累计开展运动评估超过27万人次,让青少年在社区、在身边就能享受到专业的体质测评和科学健身指导,真正将健康促进融入日常。通过有效联动政府、医院、企业、高校等多元力量,山东正逐步探索构建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运动健康服务新生态。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梁开诚)
理念创新,构建“公益+市场”双轨发展新生态。山东正推动体卫融合实现战略升级,从单一的公益事业向“健康产业新板块”拓展,着力构建公益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新发展生态。一方面,坚持公益先行,扩大普惠服务覆盖面。持续开展“体质健康测定齐鲁行”及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累计为36万群众提供体质检测与科学健身指导。同时,实施“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行动”,服务青少年4万余人;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行动”,近三年累计筛查1.4万余人,并对其中8000余人实施运动干预,让健康服务真正惠及大众。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市场,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2024年,山东省体育局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共同成立“山东省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将其打造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连接器”,通过标准化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对接等系统性支持,推动运动健康领域的企业成长与技术转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潍坊市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陈端梅)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展望
展望未来,山东省体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在以下关键领域深化发力、持续突破:
一是推动科学健身服务“更普惠、更精准”。持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举办“万村女性”系列交流活动,广泛组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同时,全面启动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并联动开展“体质健康测定齐鲁行”、科学健身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将更专业的指导送到群众身边。
二是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机制、新路径”。系统总结推广成功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运动健康服务机构,推动“运动健康门诊”和“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在更多医院、社区落地生根,有效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夯实融合发展“大平台、硬支撑”。加快制定相关建设与服务标准,让服务流程更规范。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山东省互联互通的运动健康管理平台,推动个人健康数据的安全共享与智能应用。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彦峰)
四是构建产学研用“全链条、大生态”。围绕“医院内外”一体化场景,延伸服务链条,促进运动康复、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大家提供覆盖“防、治、管”全周期的健康方案,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香港卫视总台山东报道)